有幸遇到一场骗局,布局巧妙,投资不小,组成复杂,非常之有趣,花钱都不一定碰的上啊,在这里简单做个记录,说不定会有些有价值的收获保留下来呢。
引子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啊。这场骗局也是发生在路上,而故事的起点是路边三无旅游社的联票和各种不出意料的三无景点和回扣消费。或许是消费不够回扣也或许是天色已晚临近年关,导游临时起意决定把我们带到骗局里换取红包:“20分钟,不用买东西,签个人头,让我领个红包,大家理解一下“。勉强算是宣布了骗局的正式开始。
铺垫
关键人物:实习员工A
核心剧情:
- 安顿旅行团人员休息就坐,吃饼干喝水看公司宣传片
- 告诉大家公司领导正在视察,吩咐不要大家买东西,因为公司是专门宰外国游客的
- 如果大家觉得A做的不错,那么领导进来的时候要鼓掌欢迎
展开
关键人物:经理B
核心剧情:
- 询问员工A是否推荐产品,答案是否,当场给员工A发奖金
- 告诉大家,公司不推销产品但是把大家拉到一起是因为省旅游局检查,公司能否继续运营要靠人民投票,投票时间是下个月26号,省卫视台八点半。
- 说公司的规模和产业,说自己是XX的外孙子,常年混迹香港澳门,其实并不在乎这一家公司,但是这是家乡要面子的。
- 如果大家答应投票,送大家一个玉石礼物
高潮
关键人物:经理B, 员工C,D
核心剧情:
- 带大家到公司柜台参观,员工C,D介绍产品
- 经理B表示自己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给外公争面子,让大家给他鼓掌,送礼品开始。
- 等待员工C,D拿礼品,B介绍如何分辨玉石产品真假
- 发礼品,介绍自己做的慈善事业,核心是讲孝,义
- 交朋友,只卖一件外公设计的作品,原价2998,666起价。没人应。他说面子不能没,喊价300.有人买了。
- 送花300买的人价值6000的项链,说是朋友了,要她号码,说以后开分店叫她做店长
收尾
关键人物:经理B
- 让愿意和他交朋友的走进柜台,问假如做朋友,愿意花多少钱请他吃饭,写在纸上。
- 写了,那就掏钱吧
回顾
整个骗局除了经常出现在眼前的A,B,C,D。还有刚下车给人发参观卡的一个人,有在门口看着不让人出去再进来的两个人,要是再加上导游和司机,那么大概有10多个人才能完成整场骗局。装潢乍看上去还是很高端的,场地非常大,估计可以同时进行好几场骗局,这么一想规模就很大了。
从剧情上讲,铺垫阶段除了让人放松警惕意外,关键还是要落实经理B–也就是骗局核心人物的虚假身份。那么鼓掌,鞠躬,奖金等一些很夸张的手段其实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展开过程里,成功的转移了大家的注意,也给骗局的进一步执行设计了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从逻辑上进一步瓦解一些人的怀疑和警惕。而提出却不兑现的礼品,成功的勾起了大家的兴趣,让人心甘情愿的继续等待并且听从指示的走进骗局里。高潮阶段是骗子口才和个人魅力的showtime,他要靠三寸不烂之舌牢牢吸住所有人的注意力,让人跟着他的思路走,而不是自顾自的思索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从我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我不得不承认他是非常成功的,在场除了我,两位老人家,一个比我年长的学生和一个中年大叔以外,大家都全身贯注的听骗子讲课,那么上当比例就有4/5。那些中年妇女甚至年轻的女学生都是让鼓掌就鼓掌,让尖叫就尖叫的。对比着想一想自己的演讲水平还真是无地自容。这个过程中,他不经意的就从不销售产品转换到交朋友可以占便宜的战略上来了。当然,最后的收尾阶段是失败的,这就像鸡尾酒效应,人们在混乱的声音中可以一下子注意到自己的名字,而同样,骗局里迷迷糊糊的人,真要是到了掏钱包那一刻也会一下子惊醒吧。
我真的认为这个局一定是经过很多次实验不断改进得出来的。这里面有两个骗钱的点:第一个是卖一件作品,实际靠的是对他身份的认同和他个人魅力所宣传的孝·义的认同感。第二个点是卖他的友谊,实际上是赌虚无缥缈的小便宜,也就是做他朋友可能还会收到礼品。这里面入局的人注意力发生了三次变化:第一次是从担心被骗到原来不是骗我的放松。第二次是从怀疑目的到原来是有求于我的宽心。第三次是从观望态度到参与说不定可以占便宜的赌博心态。这里面做的好的除了剧情设计的逐层铺垫递进非常好以外,时间节奏也非常好。要知道当时天色将暗,从车上下来,大家也没心情注意所谓公司其实无标识无灯光的外观。而铺垫的等待时间是宣传片加闲扯大概有十五分钟,展开阶段大概又有十分钟,等礼品顺便听他转移注意力又是十五分钟,高潮忽悠十分钟,收尾十分钟。将近一个小时时间,我津津有味的看他表演,竟然过的不知不觉,更不要说那些鼓掌捧场的人了。
但是这么长时间,这么多人力物力,最后只收获了三百元的冲动消费,甚至都不知道够不够给导游的红包,除了偶然性的我们这一堆人比较穷,清醒的人比较多,真傻的人恰好不在以外,整个骗局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员工与经理之间鞠躬鼓掌的互动方式有点夸张,当然这也是为了落实身份,可以存疑。但是从逻辑上解释目的时,说自己这公司主要是为了坑老外是不合适的,那不还是与欺诈相关么,固然可以让一部人分心,但也会让一部分人警惕。说自己目的是让大家在电视上投票,要么就不要说的太清楚,你直接说下个月的节目说的那么认真却不说节目名是不合适的吧。产品柜台还是要做的真一点,不能用产品把鉴定标签全压住只露出价格标签吧。而且一方面教人识别真假的方法是用行话A货,B货, C货诈销售人员,一方面自己产品标签上直接印着A货商标,太假了吧。一方面说自己澳门背景,公司背景,能不能做个假网页贴几个图,不要随便一搜就发现对不上啊。当然,会上当的人可能不会注意这些,而为了那些不会上当的人做这些,完全是浪费成本也说不定。
反思
虽然我从一开始就抱着怀疑和好奇的心态看骗子布局演戏,但是我其实也身在局中而不自知,现在回头想来,毫无疑问的是我也被骗了。看出骗局的不止我自己,但是出于事不关己的自私和乐见其成的好奇,我非但没有阻止骗局的发生,甚至还默默的凑了人数当了围观群众成了一个无主观意识的托。之前小说里就见过一个精妙的拍卖骗局,他的精妙在于骗围观群众当托,再利用这群免费无辜而且真实的托来骗既定目标。如果说被骗钱的人是被利用了贪图便宜和一时冲动的话,那么我这种被骗了时间的人是被利用了自以为是和害死猫的好奇心理。最值得反思的是,我整个的一个看热闹的心思却没担心自身的安全,除了骗子让人进入柜台的时候我担心他骗局不成会诋毁有人偷他东西改骗为抢才离得远远的以外,把不立危墙之下的教诲忘得一干二净,差评。
其实很难定义什么是骗和被骗,设法让人花费超出商品本身价值的金钱来买东西就算骗么?那整个市场经济都是骗局了。人们当时的心甘情愿和事后的追悔莫及能定义被骗么?那人生一直就是被骗。
想来那些所谓成功的商业模式也和骗局的设计没什么区别。免费的游戏下载让人放松警惕,游玩竞技性娱乐性吸引人入局投入时间,攀比心理赌博心理让人付账,换回来的虚拟产品实际价值可能还不如现实骗局里的石头呢。当然,还可以收获一段时间的开心愉快,但是我看这场现实骗局里的人也一样是专注开心的很啊。类似的,直播啊,股票啊,甚至付费知识的智商税也没什么不同,但这是骗么?脱离了低级趣味就可以叫幽默了,脱离了低级骗术也可以叫营销啊。概念还不是人自己下的定义么。
若是人生一直都是被骗,那么如何骗自己其实也要好好学习一下的。最近突然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我是我,我的大脑是我的大脑。有的时候自己应该合理的欺骗一下自己的大脑来增强行动力。反正都要花费时间和人力物力,为什么不设计个骗局让自己开心快乐的掏钱掏时间呢?另一方面,很多低层次的自我欺骗,比如那些源自于虚荣心的无意义行为也需要学会识破自己啊。。。比如,我为什么会欺骗自己浪费时间写这个记录呢???可怕可怕。不过记录过程倒是很心流的,不知道下次写恶心作业的时候能不能想办法创造个类似的心态骗自己一下。